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2863985772610083/
2024-08-14 13:43·晨枫老苑
文/北极铁锤
现在乌克兰战场的焦点出现了转移,过去大家都在集中紧盯顿巴斯和哈尔科夫的战事,但目前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俄罗斯的库尔斯克。乌军在该区域来了一场突袭,而且从目前情况看,前期的突袭情况很成功,普京很生气,现在俄军正向库尔斯克州移动,试图把乌军赶出去。
当下外界谈论的重点是乌克兰冒这么大的风险突袭俄罗斯本土,他的目的是什么?但还有一个点值得关注,为何前期乌克兰会有如此成功的突袭,这其中的关键在何处呢?
台湾《上报》的两篇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两个不同的观点阐述:一个认为是刚刚抵达乌克兰的“战隼”战机(F-16)发挥了关键作用;另一个观点则认为无人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下面就来看一下乌克兰越境成功突袭库尔斯克的关键军备。
(一)突袭库尔斯克是一场冒险行动
据环球网报道称,在日前的会议上,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向泽连斯基通报:截止到6月12日,他们已经在库尔斯克拿下了1000多公里的土地。
不过围绕着这一数字,各方争议很大。根据法新社按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资料进行的分析,截至8月12日乌克兰控制了库尔斯克地区约800平方公里的地区。而库尔斯克的代理州长在向普京汇报前线战事给出了“12公里深和40公里宽”这一数字,算起来仅仅为瑟尔斯基通报的一半。
无论最终数字如何,对普京而言,他是绝对无法容忍乌克兰继续待在俄罗斯本土。普京在日前的高层直播会议上表示:他已经下令军队加速推进,当下国防部的首要任务是要把乌克兰军队赶出去。换句话讲,当下乌克兰战场可以先放放,集中兵力先把乌克兰人赶出库尔斯克。
这次乌军在库尔斯克的突袭行动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出人预料,重点不在于突袭俄罗斯本土,而在于乌军行动的规模。在过去2年多的行动中,乌军及其支持的一些武装也曾跨越边境袭击俄罗斯本土,不过那些都是小打小闹,仅仅只有几百人的规模,很快就被俄军赶了出去。而这次的情况好像有所不同,为了这次的行动,乌军至少部署了5个旅级单位,投入了数千人的兵力。而且在最初的行动中,乌军打得非常顺,据称还拿下了俄罗斯边境的天然气小镇苏贾,在当下东部战场吃紧的背景下,基辅方面还向这一方向投入这么多的兵力,显然这次突袭库尔斯克行动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外界普遍为泽连斯基这次的行动捏了一把汗,认为泽连斯基这次的行动是一次冒险、高赌注行动,它可能会刺激普京也做一些冒险行动。英国《泰晤士报》表示:泽连斯基不顾普京的“战术核威慑”对俄罗斯本土采取了一次突袭行动,这是在冒险。美国《国际利益》网站认为库尔斯克攻势是乌克兰的高赌注,是一场极为大胆的游戏。
当下外界的关注重点都集中在了这场高赌注的目的是什么?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在一篇文章中分析称:首先,这次袭击可能是为了揭露俄罗斯的弱点。在过去的两年半里,一些国家警告了乌克兰自卫的能力。当俄罗斯进攻开始时,这些批评者对乌克兰的生存能力持怀疑态度。然后,当乌克兰证明它可以抵御俄罗斯的攻击时,批评者认为,不应该允许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的军事目标或其他俄罗斯战略地区。这种行动将引发国际升级,因此争论继续。然而,库尔斯克最近的事态发展表明,情况并非如此。由于乌克兰军队在俄罗斯境内进行袭击,许多西方政府尚未谴责这些袭击。暴露俄罗斯军事能力的进一步弱点可能会使乌克兰更自由地在俄罗斯境内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其他人认为,库尔斯克袭击是一种战略干扰。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基辅在乌克兰南部和东部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俄罗斯军队继续加强其在被占领地区的阵地。因此,有理由相信乌克兰正在迫使俄罗斯将其部分部队和装备转移到库尔斯克。在这种情况下,主战线上的乌克兰军队可能有机会推进。
不过从当下的俄军军力调兵情况看,除了哈尔科夫方向的俄军有所回调外,其他方向的俄军并没有出现调动的迹象,对顿巴斯前线的攻击依然在继续。
能源可能已经纳入了攻击库尔斯克的决定。当乌克兰军队进入该省时,他们占领了苏贾的一个天然气转运中心。该站是欧洲大陆的重要能源。然而,目前还不清楚这提供了什么样的杠杆作用,扰乱欧洲天然气供应将导致欧洲能源市场天然气价格上涨。不过从乌克兰的角度考量,如果对俄欧能源管道动手的话,这将对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的能源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匈牙利一直因为对俄能源依赖问题呼吁西方停止对乌援助,让这场冲突迅速停战。
最后,一些分析预测,基辅授权发动袭击,是为了获得对莫斯科的谈判影响力。目前,俄罗斯控制着乌克兰五分之一的领土,在过去1年多的时间中,他巩固了其在乌克兰南部和东部的统治地位,当下基辅收复失地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低。
随着西方政治格局的日益不确定性以及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的压力越来越大,乌克兰可能会寻求对俄罗斯领土建立控制,它将以此作为谈判筹码,以换取目前被俄罗斯占领的土地。今年几个西方国家要举行选举,这往往有利于乌克兰的怀疑势力。尤其是美国,如果特朗普回来的话,乌克兰收复失地的可能性将彻底泡汤。唐纳德·特朗普多次表示,美国在乌克兰援助上花费了太多。他还声称,他将在一天内结束这场冲突,并迫使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进行谈判。随着强制和平谈判的可能性即将到来,乌克兰需要为未来的谈判赢得杠杆。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做出了类似的分析:俄乌虽然都有和谈,但二者条件天差地别,乌军此时突袭,一个明显用意是以战逼谈,并为接下来可能出现的谈判拿到更多筹码。基辅当局坚持收回所有失地完整主权的想法。如果任由战场僵局持续,若几个月后特朗普回锅,基辅的处境可能将不由自主。
两个当事人也给出了相同的说法,普京在高层会议直播中表示:乌克兰此举是要为谈判争取更多筹码。普京说得较为含蓄,其实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乌克兰希望在未来的和谈中能够迫使俄罗斯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
乌克兰外交部表示:乌克兰无意占领他国领土,俄罗斯越早同意恢复公正和平的谈判,乌军就会越早停止对俄罗斯的袭击。乌克兰口中的“公正和平”自然是希望恢复乌克兰的领土主权,让俄罗斯退还他们所占领的乌东四州。
不得不说,乌克兰这次确实是在做一个高风险的赌注,至于说能否达到最终的目的,这就要看乌军的实力了,即库尔斯克领土上的乌军能否扛住接下来俄军的反攻。
(二)乌军成功突袭库尔斯克的关键是“战隼”,还是无人机
不过还有一个点值得关注:为何这次乌军会突袭如此之顺呢?竟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库尔斯克深入10公里,乌军是如何做到的。
这里面固然有俄罗斯的原因,俄罗斯方面防守太松懈,而且估计俄罗斯也没有料到乌军会采取这么一条高风险行动,只能说俄军的战场情报能力太差,数千名乌军突袭库尔斯克前势必会在边境地带有所集结,但俄罗斯竟然全然不知,看来俄国人的战场侦察能力还有待提高。
如果从乌克兰方面来讲,或许“战隼”战机的到来为乌军的突袭提供了一个关键辅助。说来也够奇怪的,两周前乌克兰方面刚刚公布“战隼”战机已经到达乌克兰,仅仅过了一周,乌军就对库尔斯克发起了突袭,这很令人质疑,“战隼”战机在这一过程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台湾《上报》专栏中的一篇文章是这么说的:乌军至少派出了3个机械化突击旅和坦克重装部队,在“战隼”战机的空中护航之下,向俄罗斯边境的库尔斯克进行了一场“惊醒世界”的突袭行动。之所以称之为“惊醒世界”,是因为乌克兰几乎以“立体作战的完美组合”,演出一场世人始料未及的惊叹,短短几天就占领了俄罗斯边境城镇苏贾以及其周边将近30个据点,并在该地区插满了乌克兰的国旗,不仅重击了“骄傲俄罗斯”,也向西方显示乌克兰作战的顽强。
这次乌克兰在库尔斯克突袭成功主要依靠三个因素:其一,乌克兰取得了“战隼”战机,在获得西方默许下,他们利用“战隼”战机的远程打击为乌军突袭部队提供了一层潜在的空中保护。在过去两年多时间中,制空权一直掌握在俄军的手中,而这次乌克兰拿到“战隼”,对前线乌军而言,姑且不论数量多少,至少能够起到一个激励军心的作用。
其二,俄罗斯边防空虚、防卫虚弱。库尔斯克地区本来就驻军不多,先前的驻军大都调往乌东地区作战,而且过去俄罗斯一直忽略在该区域的军事部署,未能建立一套完善的防御工事。俄罗斯只知在乌东战线狂攻猛打,只攻不守,疏于边境的防卫,这就给了乌克兰乘其不备的机会。
其三,乌克兰事先成功地进行情报、电讯的干扰,使俄罗斯形同“瞎眼”状态,使得乌克兰拂晓突袭行动得以长驱直入。
从这波分析可能的话,难道是“战隼”战机升空为地面的乌军提供了一个远程保护?“战隼”战机有远程空对地攻击的能力,既然乌克兰拿到了“战隼”,必然会用他,不排除这次乌克兰真的使用“战隼”战机和乌军地面部队来了一次空地搭配。不过“战隼”战机不敢过度地靠近俄罗斯边境,否则一旦被俄军雷达锁定,那它的情况恐怕要非常糟糕了。
不过台湾《上报》中的另一篇专栏文章可不这么看,它认为无人机是这次乌军成功突袭库尔斯克的关键。
这篇文章在开头也认可了乌军的闪电战,它是这么写的:乌军的战术是典型的“闪击战”,这正是1940年德军40天灭掉法国,1941年几乎打进莫斯科的战术。从社交媒体上的视频画面中能够看出,在开战之初,乌军装甲纵队一辆接一辆快速穿过俄罗斯本土。在闪击战中,装甲部队是寻求对方的防御空隙,快速突入并扩张战果,切进对方主力部队的后方,切断其补给,围点打援包饺子,而不是寻求与对方主力部队决战,或进行硬碰硬的会战。1941年德军就是这么打的,先是在边境至明斯克包围歼灭了约35万俄军,约1万门火炮,5千辆战车。再在基辅战役中俘虏了约66万俄军,苏联的西部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在开战的三个月内,全面崩溃。
装甲部队不是拿来硬刚敌军正面战壕,或当成固定炮台使用的,而是找到敌军防御薄弱处,刀切奶油一般插进后方深处,再迂回包围敌军主力。这种大开大合的快速闪击战,才是装甲部队的正确用法。显然这次乌军是钻了俄军防守薄弱的空子,打了俄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乌军能够快速挺进的关键,恐怕不是高科技的“战隼”,而是低科技的无人机。去年乌克兰整合全国工厂,大量生产各型无人机,至今已有三百万架无人机,在数量上,进攻乌军几乎每个士兵都能配到一架无人机。乌军的无人机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侦察搜索式无人机,与炮兵与地面部队密切配合,另一种是载弹药的自杀无人机,两者搭配运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乌军的自杀无人机不但可以撞坦克、装甲车,还能追尾击落俄军的战斗直升机。一架乌军自杀式无人机的成本不到1万美元,但各类装甲车最少成本也有数十万美元,这是典型的“不对称作战”。乌军的侦察无人机与炮兵的搭配,也能做到即时传讯,“两分钟杀伤链”的效果,而且是多机协同作业,这就需要后方有强大的情报整合系统,构建“战场共同图像”。网上影片中,经常是一架无人机抓到俄军卡车车队,但另一个画面与视角则监控着车队前方转弯路口,车队才到路口,放慢速度,“海马斯”或炮兵的弹药马上就到,这是典型的无人机协同作战。
当年德军的闪击战能够成功,得益于足够的战车数量,与正确的集中运用战车的战术。今日乌军突袭库尔斯克的成功,来自于北约组建的装甲旅,以及足够的无人机,与整合的装甲、炮兵、无人机结合。